您好,欢迎您来江苏都市网!
江苏都市网

学龄前该不该“提前教学”,脑科学告诉你答案

来源:阅读:-2020-09-09 11:23:27
分享:
学龄前该不该“提前教学”,脑科学告诉你答案

新学期刚过去一个星期,一年级的新生家长群就开始热闹起来了,孩子们对新环境的适应差异非常的明显,有的孩子每天高高兴兴就去上学了,有的每天都迟到甚至还哭闹着不想去;有的孩子课堂上专心听讲,有的孩子却在课堂上玩闹;有的孩子作业轻松地完成,有的孩子连作业是什么都不知道。随着教学内容逐步开展,一年级孩子的学习能力、状态会越发差异明显。于是,一个关于“提前教学”的话题在低龄儿童家长群中,就成为了热词。关于“提前教学”你怎么看?


学龄前该不该“提前教学”,脑科学告诉你答案

提前教学 —— 指的是,学龄前即在幼儿园阶段,就已经让孩子学习学科知识,例如语文(识字)、数学(算数)、英语(读说)。关于是否给孩子提前教学,两派泾渭分明,不支持学前教学的家长认为,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该玩的时候就该玩;支持学前教学的家长认为,竞争压力大,不提前教学会输在起跑线前。

先来说说不支持提前教学的理由吧。在国外曾做过一个关于“提前教学”的长期跟踪实验研究,即有两组孩子分别在“提前教学”的幼儿园和“非提前教学”的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论表面,“提前教学”组的孩子在低年级时学习优势明显,但从四年级开始后,优势逐渐消失,但成人后,该组的孩子在社交和情感能力上,明显差于“非提前教学”组的孩子。于是根据这个实验的结论,不提倡“提前教学”。

再来看看支持提前教学的理由吧。提前教学相当于课前预习,很多知识点,如果大部分孩子已经掌握,那么老师就会加快教学进度,甚至有的简单一笔带过,这样没有提前教学的孩子学习就会非常吃力,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越来越差。而优秀是一种习惯,带着优势进入一年级的孩子,更显得优秀,且会一直保持下去。

学龄前该不该“提前教学”,脑科学告诉你答案

我们再来看看两个实例。

有个高知家庭的孩子,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他们持有的教育理念是“学前孩子好好玩,入学后好好学”。当别的家长都在为孩子入学做各种准备时,他们带着孩子各地游玩,甚至在幼儿园期间,经常缺课,他们认为孩子眼界开阔了,学习自然不会差。可结果却事与愿违,入学后,孩子的课堂纪律差,开小差不专心听课,想上厕所就直接跑出教室,这样的状态学习成绩自然也不会好,于是常常被老师投诉,家长面对现实也变得十分焦虑。这个是非提前教学的弊端 —— 跟不上。

曾听一个英语老师说,班上有7个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已经掌握了一些一年级甚至更高的英语水平能力,例如怎么用英语介绍自己。其中有3个孩子,觉得一年级的英语太简单了,自己都会了, 甚至觉得老师“不厉害”,所以上课也不专心听课。结果,精力没有放在学习英语上,慢慢地学习成绩变得越来越差。这个是提前教学的弊端 —— 学习简单,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学龄前该不该“提前教学”,脑科学告诉你答案

这么说来,到底该不该“提前教学”呢?怎么做都有不好。也许,我们从脑科学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会有一个更清晰的答案。

人的大脑结构很复杂,用普通大众较易理解的说法可以简单把大脑主要分成三部分,最里层脑干,即生命大脑,也称原始脑,负责人生理上的功能,例如呼吸、吃喝拉撒睡等,这部分的脑功能是人一出生就拥有了的。脑干外面那层叫脑边缘系统,也叫情绪脑,负责人类的情感功能,例如笑、哭、怒、痛等。再外一层是大脑皮质,也叫思维脑,负责思考、判断、逻辑等脑活动。

学龄前该不该“提前教学”,脑科学告诉你答案

大脑三部分共同发展的同时,也会有先后侧重,即优先完善原始脑的发展,然后再发展情绪脑,接着再发展思维脑。有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发展敏感期在8岁前,例如孩子在8岁前还未习得同情心的话,8岁后的他对同情心的识别和表达将会有障碍;而人的思维脑发展在10岁左右开始,慢慢发展,直至27-28岁左右完全成熟,例如我们有时候会见到一个孩子突然就“开窍”了似的,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突然进步飞快。

那么我们根据大脑的发展规律,可以印证“不提倡学前教学”实验的科学性,它解释了为什么提前教学的优势在四五年级后就会消失,也解释了为什么提前教学会造成孩子成年后社交和情感的能力欠缺,因为当孩子需要发展情绪脑的时候,提前教学却人为地去提前发展了思维脑,从而造成了情绪脑发展的滞后,而在往后的成长中,我们并不会刻意去“补回”情绪脑的发展,所以情绪脑的滞后就一直影响着人的生活、工作、社交等。

学龄前该不该“提前教学”,脑科学告诉你答案

从这样的论述中,我认为更合理的主张应该是“不提前教学”。相信支持“提前教学”的人,这时候一定会大呼“这根本不符合我国的教育环境,你根本不知道我国的教育竞争有多惨烈,这样的竞争压力不是其他国家的孩子可以比较的。” 确实,在我国,要做一个“不焦虑”的家长真的有点难。

我们再回头看看前面提到的两个实例。高知家庭中的孩子,教育理念是“玩时好好玩,学时好好学”,可问题出现在玩时好好玩了,学时却不能好好学,表现在上课不专心和不遵守纪律;另外那个提前学了英语的孩子,问题在于对简单的知识不再感兴趣。

从这样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孩子的问题根源其实不在于是否提前教学,而是在于入学后对待学习的态度,不认真、不专注、不感兴趣 —— 而这些正是情绪脑所负责的工作。

学龄前该不该“提前教学”,脑科学告诉你答案

换言之,上述例子中高知家中的孩子,没有提前教学,但忽视了对待学习该有的认真和专注的锻炼;提前学英语的孩子,而没有习得对知识保持兴趣的情感。

所以为了应对我国教育环境的需求,孩子适度的提前教学是可以的,但切莫忽视了学龄前儿童最需要的情绪脑的发展,也就是情感方面的教育。


推荐阅读:中国合家网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
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XML地图 TXT
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jsds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