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江苏都市网!
江苏都市网

扬州耕读文化的好去处

来源:阅读:-2022-10-08 14:23:10
分享:

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把“耕读传家”作为一则重要的家规家训,用以诫勉子孙后代重视勤劳耕作,读书上进。在“双减”背景下,为人师表的教师们都在思索与寻找减负增效的新途径……。

(图选自网络)

早在2500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率领学生周游列国,曾就奔走在田间地头向老农请教不耻下问,这也是古代先贤们耕读文化与研学旅行最早的雏形。“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这首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著名诗篇流传至今,仍然散发着熠熠光芒。

走近枣林湾的康泉生态园,一幅楹联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横批:耕读相融”映入眼帘。漫步在康泉生态园耕读文化基地,师生们会体验到精心打造的“五大功能”区域,从中体验劳动教育的乐趣,即“有机蔬菜与果树种植、特种水产与畜禽繁育、农文旅休闲娱乐、劳动教育与研学旅行、家庭亲子农庄”体验实践教育的现实场景。

(罗时礼董事长与蒋拥军校长在基地授牌仪式上合影)

“耕读于田野”是千百年来文化人乐此不疲追求的一种雅趣生活方式, 当下“把校园教育融入田野中”的教与学情境,就是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的耕读文化,倡导师生们体验劳动教育不一样的学习与生活,在劳动教育中可以让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人做事,成为高品质有文化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江苏省邗江中学日前已在基地挂牌。

(出席座谈会的专家团队与罗董的合影)

10月6日是一个十全十美、六六大顺的日子。这天下午秋雨连绵,一扫夏日以来的持续高温。来自大运河文旅康养共同体的专家团队,在孔子76代裔孙、常务总干事孔令文和智库主任陈大山的带领下,第五次来到康泉生态园与罗时礼董事长等同志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与座谈。大家围绕劳动教育的趋势前景十分走好、内容与方式务实有效、运作思路清晰明了等,纷纷发表了非常中肯的建设性意见。孔令文作了了一个半小时的主题汇报,陈大山为基地授牌,罗时礼与杜春华分别代表康泉生态园和研学旅行委员会接牌。罗董事长表示将进一步追加投资,不断完善与规范基地运作,杨国斌、许小南、沈伟、柏政、俞苏玲、蒋怀苏等同志出席了座谈会,(誉龙)


推荐阅读:旗龙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
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XML地图 TXT
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jsds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