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至13日,南京师范大学“茶语韵思”实践团队前往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中国茶岛开展实地考察。此次调研聚焦江南茶文化的历史脉络与非遗制茶工艺的当代价值,通过实地走访、工艺体验,探索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实践团于天目湖景区前合照)
天目湖中国茶岛位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目湖山水园内,是以茶文化为核心的主题岛屿。团队成员深入茶园、茶村及茶文化苑,系统考察茶文化发展历程。在江南茶村,团队观摩了传统农耕文明与茶文化的融合实践,包括二十四节气展示图、古建筑复原及制茶工具陈列。通过亲身体验半机械化茶叶揉捻流程,成员们直观感受到传统技艺中蕴含的智慧。茶村内著名的“天下第一壶”紫砂提梁壶景观(高3.5米,容积2.7立方米)也成为实践团研究茶诗文化与工艺美学的重点对象。
(实践团成员体验半机械化茶叶揉捻流程)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前往千采旬茶山参与采茶体验,学习“一芽一叶”采摘标准,实地观察茶叶种植环境。通过接触茶农、记录口述历史,团队收集了茶文化传承的一手资料。在茶文化苑的茶山实践环节,成员们将理论知识与劳动体验相结合,进一步领会传统工艺的实践意义。
(实践团成员亲手采茶)
在中国茶文化苑的考察中,团队系统梳理了茶文化发展史、制茶技艺及茶道精神。场馆内设“茶之史”“茶之艺”等九大主题展区,通过文献、实物与互动体验全面展现茶文化内涵。成员们重点研读陆羽《茶经》石刻内容,并参与制茶流程实践,深化对非遗技艺的理解。场馆中“看世间万象平常心,品人生百味一杯茶”的展陈结语,引发团队对茶道精神与育人价值的思考。
(实践团成员参与制茶流程实践)
此次考察为团队后续研究积累了实证材料。未来实践团队计划将茶文化元素融入课程设计,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文化育人资源,推动非遗技艺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文字作者:赵法坤、陈师怡
图片作者:刘鑫渝、陈炜炜、陈师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