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江苏都市网!
江苏都市网

金陵盛夏探红迹,纸墨光影映丹心

来源:阅读:-2025-09-11 17:50:36
分享:

金陵盛夏探红迹,纸墨光影映丹心

——“纸墨光影铸红魂”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2025年暑期,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博学院“纸墨光影铸红魂”暑期实践团队利用学科优势,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以弘扬红色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入课堂宣讲,走进博物馆研学,在史料研读中系统梳理南京红色宣传的发展脉络。他们以声传情,用青年之声传播红色故事;以智聚力,用青春智慧赓续红色血脉。

一、问卷先行,把脉城市红色记忆

实践初期,团队设计并发放了“南京市红色宣传调查”网络问卷,广泛收集民意。问卷数据不仅客观反映了公众对南京市红色宣传的认知程度,更汇集了社会各界关于红色精神在新时代传承创新的真知灼见。基于调研数据和开放式回答,团队提炼出具有实践价值的红色宣传新途径,借助公众号平台展开团队宣传,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宣讲入心,重温红色岁月回声

7月17日,团队赴安徽省阜阳市开展“报章载道窥风云,墨香金陵阅沧桑”党史教育宣讲活动。宣讲系统梳理了南京地区革命报刊的发展历程,将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融入其中,通过珍贵报刊史料生动再现南京红色宣传历史。此次跨省宣讲,不仅将南京的红色故事带到了更广阔的地域,也检验和提升了团队成员的宣讲能力与历史阐释水平。

7月21日,团队又推出“光影中的金陵城”线上专题宣讲,深入解析经典红色文艺作品,创新性地探讨了戏剧电影艺术对革命历史的表现形式。团队成员选取多部反映南京革命历史的经典戏剧、电影作品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度赏析与解读,从艺术创作手法、历史背景还原、人物形象塑造、精神价值传递等多个角度,剖析了文艺作品如何艺术化地表现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人物精神世界。这次线上宣讲从艺术视角展现了南京红色宣传的独特魅力,更好地拉近了人们与红色经典的距离。


三、展陈作舟,寻踪红色历史长河

梅园寻史温故梦,文献观今悟初心。7月25日上午,实践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承载重要历史记忆的梅园新村纪念馆。这里曾是1946年国共南京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团驻地。在史料陈列馆,成员们沿着清晰的时间轴线,仔细研读国共谈判期间的往来函电、会议记录、新闻报道等珍贵文献。面对泛黄的《新华日报》原件、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亲笔修改稿,成员们驻足良久,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历史的真实温度。在周恩来图书馆,透过展示柜的玻璃,凝视着1946年周恩来同志起草的电文手稿,那遒劲有力的字迹和言简意赅的措辞,无声地诉说着谈判桌上风云诡谲的斗争与共产党人高超的政治智慧、坚定的原则立场。


8月5日午后,团队又奔赴位于长江之滨、造型寓意“千帆竞渡”的渡江胜利纪念馆。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各个主题展厅。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实物、场景复原和多媒体演示,生动再现了渡江战役的恢弘气势与伟大胜利。令成员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人民支前”展区,这里生动展现了“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的感人场景,诠释了“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的真理。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结合前期问卷调研和宣讲活动的心得,在线上展开了一场交流研讨会。大家一致认为,渡江战役所展现的“坚定信念、革命到底,军民团结、奋勇争先,攻坚克难、勇于牺牲”的精神,特别是“将革命进行到底”“信念如磐、一往无前”的决胜意志,具有穿越时空的强大感召力。这种精神,正是激励当代青年克服困难、勇担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的强大动力源泉。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要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到未来的学习研究和红色宣传工作中。


四、结语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文化的深度探寻,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通过问卷调研、史料研读、主题宣讲、场馆研学等多元形式,团队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让革命历史从书本走向生活,从展馆走进人心。青年是红色基因传承的生力军,更是红色宣传创新的主力军。未来,团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耕红色文化研究,创新红色宣传形式,让信仰之火越燃越旺,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

文案 | 张可润 卢懿

图片 | “纸墨光影铸红魂”暑期实践团队

编辑 | 田鹏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
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XML地图 TXT
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jsds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