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血痕今犹在,孤忠未泯照黉门”红西路军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队暑期实践纪实
党史是党砥砺前行的光辉见证与宝贵精神财富,当前全社会高度重视党史宣传教育,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四史”宣传教育通知,部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其深入群众、基层与人心,尤其注重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要求丰富载体、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确保红色基因代代传。而红西路军历史作为党史中重要且悲壮的篇章,其研究与宣传意义重大。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张掖瞻仰西路军纪念碑、公墓,同时也参观了纪念馆并敬献花篮。他强调要始终牵挂西路军历史与牺牲将士,指出其贡献重大、不可替代磨灭、永载史册,这一指示更激励着人们探寻这段红色往事,也为“祁连血痕今犹在,孤忠未泯照黉门”红西路军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队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向红西路军烈士敬献的花篮)
2025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祁连血痕今犹在,孤忠未泯照黉门”红西路军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队踏上了一段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的旅程。从前期的学习调研到实地探访纪念馆,再到走进校园开展党史授课,团队成员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红西路军历史的理解,也深刻体会到党史学习教育的时代意义。
一、学习调研:夯实基础,精准规划实践方向
实践伊始,团队成员便将“打好理论基础”作为首要任务。大家通过阅读《红西路军史》等权威著作、观看历史纪录片、查阅档案馆藏资料等方式,系统学习红西路军的组建背景、征战历程、历史意义及精神内涵,为后续实践筑牢理论根基。为了让实践更贴合大众需求,团队精心设计了调研问卷——围绕“大众对红西路军历史的了解程度”“大众对当前社会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认知与想法”等问题展开调研。
(实践团队交流学习心得并制定实践路线)
调研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对红西路军历史了解有限,仅知晓其是红军长征后的重要军事行动,对具体战役、英雄人物及精神遗产知之甚少;同时,超过八成受访者表示“希望党史教育能丰富形式,多走进校园、社区,用故事化、互动化的方式呈现”。结合调研结果与
红西路军历史遗迹分布,团队最终确定实践路线:以甘肃为核心,涵盖张掖、永昌等地——前者拥有系统展示红西路军历史的纪念馆,后者是红西路军重要根据地,且当地学校对地方党史教育需求迫切,为“理论学习—实地探访—教育实践”的闭环设计提供了理想场景。
二、探访纪念馆:追思先烈,触摸历史的温度
在甘肃省张掖市,团队成员跟随总书记的脚步走进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馆内,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武器、一封封字迹斑驳的家书,无声诉说着80多年前那段悲壮的历史。从“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到“鏖战河西,血沃走廊”,从“坚持斗争,红旗不倒”到“光照千秋,精神永存”,展览以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叙事,完整呈现了红西路军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为中国革命事业浴血奋战的壮阔篇章。团队成员重点了解了“古浪三战”“高台血战”等著名战役,当听到董振堂、杨克明等将领率领战士们宁死不屈、战斗至最后一刻的事迹时,成员们深受震撼。
参观尾声,团队成员在红西路军阵亡烈士公墓前为革命牺牲的先烈们默哀致敬,并献上鲜花,以此表达对英雄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团队成员在参观后感悟到:“书本上的文字是平面的,而纪念馆里的每一件文物、每一段故事都是立体的。在这里,我们真正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也更深刻地理解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重量。”
(团队成员在红西路军阵亡烈士公墓前献花并默哀)
(团队成员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门前留影)
三、地方党史授课:薪火相传,让红色基因浸润校园
带着在纪念馆中汲取的感动与思考,团队来到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与学校历史教研组合作,为高一学生带来了一堂以红西路军为主题的地方党史课。为让课程更贴合中学生认知特点,团队与教研组老师多次研讨,最终确定以“一支军队”“一条道路”“一群英雄”为框架:“一支军队”梳理红西路军的组建背景与编制构成;“一条道路”还原其在永昌等地的征战路线与关键战役;“一群英雄”则聚焦永垂不朽的红西路军精神。
(团队成员与教研组老师交流备课)
授课中,团队成员结合史料、老照片及永昌本地的遗址故事,从历史背景、组建过程、征战历程、历史意义到精神内涵,全面而生动地解读了红西路军历史。课堂上,同学们专注倾听,在“如果身处那个年代,你会如何支持红军”的互动环节中踊跃发言,思维的火花与历史的厚重碰撞出奇妙的共鸣。
(团队成员进入高中课堂线下授课)
课后,不少同学表示:“原来我们身边的街道、建筑都藏着这么动人的历史,以后一定要去实地看看!”永昌一中历史教研组的老师们也对课程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既守住了历史的严谨性,又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活了故事”,同时提出了“增加情景剧表演、实地打卡等体验环节”的改进建议。
(团队成员与教研组老师在校门口合影)
四、结语:在实践中成长,让红西路军精神照亮前路
从最初的理论学习到最终的校园授课,跨越千里的实践旅程中,团队成员虽相隔多地,却始终保持着紧密协作,线上共享资料、线下分工调研、课后集体复盘,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通过这次实践,团队成员不仅深入了解了红西路军“顾全大局、服从命令,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壮烈历史与精神内核,更深刻认识到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它不是简单的历史复述,而是要让红色基因融入时代血脉,让革命精神成为激励后人的力量源泉。祁连山下的血痕已化作历史的印记,但红西路军的孤忠精神,将永远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照亮前行的道路。此次实践虽已落幕,但团队成员传播红西路军历史、弘扬革命精神的脚步,才刚刚开始。
文案 丨 徐惟忆 卢 懿
图片 丨 雷延世
编辑 丨 田 鹏
推荐阅读: